查看原文
其他

医患沟通│如何安抚焦虑的患者及家属

叶月幽 叶月幽 2023-10-13

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。

关注后点击目录,可查看历史文章及各地课程信息。

- 文:叶月幽 -


本文为卓正医疗约稿,首发于卓正诊所公众号,有删减。本篇为完整版。


作为医护人员,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病患及家属,除了需要在病情上做出专业诊断之外,处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恐怕也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。


我的朋友是一位儿保科医生,她在每天的接诊中会遇到各种焦虑的父母。


“我孩子睡眠时间短,会不会影响发育啊?


“我是剖宫产,孩子会不会感统失调啊?


“孩子快三个月了,怎么好像一点都没有要翻身的动静呢?不是说三翻六坐八爬吗?


很多问题可能已经回答过几百遍了。然而无论怎么摆事实、列数据,似乎都无法安抚父母们焦虑的心。


首先我们来看看,患者及家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焦虑?


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、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。其中含有着急、挂念、忧愁、紧张、恐慌、不安等感受。


生病后,患者及其家属首先会感到不知所措,因为大多数病人没有相关的医学知识,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,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处理,因此会感到迷茫无助。


而在面对医生这个权威的时候,又会引发一种无力感,因为病人和医生的资讯不对等,医生可以在头脑中迅速检索出病情相关信息及应对方式,但病人完全不知情,于是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,恨不得所有事情都事无巨细的问出来,在最短时间得到全部解答。


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,而有时候焦虑情绪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,甚至会超过疾病本身的影响。



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回应患者或家属时的常见问题。


1、未直接回答问题,却反问焦虑的家属


家属:他怎么忽然一下病情发展这么迅速?

医生:你们怎么才来就诊,之前没发现他的变化吗?


2、回应过于直接,未能委婉解说


家属:为什么不使用XX治疗呢?

医生:因为现在使用XX已经无效了。


3、否定对方的感受


家属:他现在这个病什么时候能做手术?我们真的很着急。

医生:不要着急,我们都会按程序进行的。到了时间自然会安排。


4、出现防卫性言词


家属:怎么感觉他的疼痛都没有缓解?

医生:有时候就是心理作用,会放大疼痛。


5、过多的使用专业术语直接回答


家属:他为什么有时候会说胡话?

医生:这叫谵妄,是急性脑综合征。是因为大脑功能被削弱,脑内神经递质、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损害的急性变化都会引发。


6、态度上出现不耐烦


家属:医生呀,拜托你们了,我们现在只能拜托你们了。

医生:不要再拜托了,没有床位我们也没办法的。


7、未顾及对方的感受,只是用数据罗列作答


家属:他这个病会不会有后遗症?会不会影响今后的生活?

医生:医学上有统计数据的,百分之XX的病人会……还有百分之XX的病人会……你也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这方面的资料。


我们的大脑在平衡状态的时候,一半是情绪,一半是理智。而当我们有情绪时,就会把另一半理智挤得只剩下一点点,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好好思考的。


如果患者或家属内心满是焦虑和无助,这时候医生说什么事实和数据他都听不进去,他只会陷在焦虑里,担心疾病会有什么影响,结果会不会不好。因为情绪上来的时候,没有理性思考的空间。



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•罗杰斯提出,缓解对方情绪的最好方式是“反应式倾听”。


反应式倾听的关键是反馈事实和感受,也就是说,在听到对方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,除了要听到他所说的事实本身,还要听到他没有说出来的感受的部分。


而这部分感受的回馈,会让患者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。当患者及家属感觉到被理解、被支持的时候,他的大脑就能够回到平衡状态,情绪就会相对趋于平静,也就有更多的理性能够思考问题,并更好的配合医生。


那么遇到病患及家属的焦虑情绪,我们可以怎样回答,才能够更好的化解病人及家属的焦虑呢?


1、和病人及家属互相确认身份


医生:请问你是病人的女儿吗?我是XX医生,是专门负责XX方面的。今天由我来为你们看诊。


2、主动关心病人的状况


医生:有没有特别不舒服的地方?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

3、同理病人及家属


医生:过去没遇到过这样的状况,不知所措是一定的。

医生:看到孩子打针吃药,你们一定很心疼。

医生:要考虑老人的情绪,还要照顾生病的孩子,真是难为你了。


4、适当调整沟通的位置


医生:你请坐,我们稍微讨论一下目前的状况。


5、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说明症状


医生:这叫幼儿急疹,是这几个字,我写给你看啊。是三岁以下很常见的,只要做好以下护理,很快就会缓解了。


6、安定患者及家属的心


医生:我看了孩子的检查报告,关键指标都是正常的。你们肯定是被突然的症状吓到了,确实看起来很急,但很快会缓解。只要接下来注意……就可以了。


在医疗上,对应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,我们的回应也可以适当有所调整。



01

应对轻症,主要任务是缓解焦虑



比如在儿保科,很容易遇到父母们特别担心孩子吃不饱、睡不好、长不高等。孩子并没有什么病理性疾病,但父母就是焦虑。这时候医生除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出指导之外,主要目的是缓解父母们的焦虑。


钟乐医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:


妈妈:“我的宝宝每天都要折腾到10点多才入睡,我看到有文章说9点到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,这个时候没睡,生长激素就不会分泌。他天天晚睡,是不是会影响身高呢?”


医生:“不会的。生长激素确实是熟睡后分泌,但是不是按时间点分泌的。晚睡生长激素会晚点分泌,不会不分泌的。”


妈妈:“这样哦~”似乎有一些将信将疑。


医生看出了妈妈仍然有担忧,问道:“您是不是对宝宝的生长还是有担心?”


妈妈:“当然啦,我和他爸爸都挺高的,但是宝宝身高却只是中下水平,是不是晚睡造成的呢?”


医生:“您其实关心的是宝宝的最终身高不高对吗?宝宝目前的身高是中下水平,但是在正常范围之内,增长的速度也是正常的,这在医学上完全是正常的。其实2岁以内的身高和最终身高关系并不密切。方便问问您和爸爸的生长情况吗?是一直都挺高的,还是小时候矮之后才长高的?”


妈妈:“我一直都很高!”


爸爸:“我小时候确实挺矮,高一几乎是班上最矮的,但是我读大学了还长了5厘米。”


医生:“除了身高会受遗传的影响,生长的模式也会受遗传的影响。爸爸的生长属于后发制人的这种。通常,男孩子在16岁之后身高就只有1-2厘米增长了,但是爸爸18岁以后还长了5厘米。宝宝的生长有可能也是这种模式,现在不高,但是最终身高不错。”


妈妈笑了:“宝宝能像他爸爸这样,我就不担心了。医生,他睡得晚,真的不会影响身高吗?我邻居的孩子和我孩子差不多大,他爸爸妈妈都没我俩高,但是孩子比我宝宝高3-4公分。他就是每天8点半上床的。”


医生:“您是看到孩子的身高落后于同龄宝宝,所以会担心吧。真的不会的。例如,新疆的时区比北京晚了2个小时,但是也是用的北京时间,所以那边通常是早上10点上班,下午8点下班。孩子晚上11-12点睡是很常见的,但是那边的孩子并没有比其他地区要矮一些。”


妈妈露出了释然的微笑:“也是哦!”


这位妈妈担心晚睡会影响身高,而自己宝宝身高偏矮,邻居孩子身高偏高似乎都佐证了这个观点。如果不是通过反应式倾听来发现她的想法和担忧,医生的解释她就很难听得进去。



除此之外,还可以用“拉家常”的方式,进行“话聊”,说白了就是聊大天儿。


询问孩子一天吃几次奶啦;睡觉是什么时间段啦;大便多久一次,是什么颜色啦;大动作发展怎么样,都能做些啥了?也许这些问题的回答和实际诊断并无关联,但这能够让家属有一种“我能给医生提供关键资讯”的感觉,让家属有掌控感,可以极大缓解他们的无力感。


这也能帮助医生了解这些情况对于孩子和父母的影响,知道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,有时还真会意外的收集到重要信息帮助诊断和治疗。


我的母亲几个月前住院做了一个手术,在医生查房时我有留意他们的沟通方式。除了关键信息的询问和告知之外,医生还会问:“昨天吃了什么啊?睡得好不好啊?解小便了吗?”我发现无论我妈怎么回答,医生大概都会说:“嗯,挺好,荤素搭配不错。是啊,躺太久了确实要点儿时间恢复呢。小便很好,正常的。”可见,妈妈的回答并不会影响医生的诊断,但这样“拉家常”的方式却让我妈很放心,觉得自己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,而且做法都是对的。


对于有些焦虑的家属来说,医生说的事实和数据他们接收不到,他们更多的是感受医生的表达,因此这些能够把他们拉回平常生活的对话,反而比医学上的百分比数据更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。当年我学习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(PTSD)的危机干预时,也是强调关注对方吃喝拉撒睡这样的具体生活细节,会比开导和宽慰更加有效。



02

对于需要配合治疗的疾病

用病人听得懂的描述具体告知



错误示例:


家属:孩子的眼睛是什么问题?

医生:泪道阻塞,又叫新生儿泪囊炎,是眼泪汇集于大眼角,再经泪小点、泪小管、泪囊和鼻泪管进入鼻咽部。其中任何一个部位阻塞都会影响泪液的引流。(过多术语)

家属:那要怎么办?

医生:做泪道探通术。(过于直接而未加解释)

家属:那是什么?是手术吗?这么小的婴儿做手术受得了吗?

医生:这就是一个很小的手术,门诊就做了,没什么担心的。(否定家属感受)

家属:做完就能好吗?会有后遗症吗?

医生:百分之X的通一次就能好,百分之X可能要做两次或更多,后遗症也是要看几率的,医学上有统计……(罗列数据,而忽视感受)

家属:恢复时要怎么办?

医生:那就看你们护理得好不好了。(转嫁压力给家属)


正确示例


家属:孩子的眼睛是什么问题?

医生:这叫泪道阻塞,是这几个字,我写给你看。是因为眼泪不能流入鼻子,才会显得孩子总是眼泪汪汪的。很多小婴儿都有,是一种常见病。(通俗易懂的解释)

家属:那要怎么办?

医生: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每天勤加按摩,大部分可以按通,自己就好了。如果孩子六个月了还是没有缓解,我们还可以做泪道探通,帮助他恢复通畅。(简单清晰的说明)

家属:怎么按摩呢?

医生:你看,是这样的……(详细做出示范)

(孩子六个月)

家属:医生,我们一直坚持按摩,还是不行,这可怎么办啊?

医生:我看看。还是不行啊,哎呀,你们一定很心疼吧。(倾听感受)

家属:我们往医院都不知道跑了多少次了。

医生:是啊,带着这么小的孩子,折腾了好几次了,肯定很辛苦。(倾听感受)

家属:现在要怎么办?是不是只能做手术了?

医生:嗯,可以做泪道探通术,就像扎耳环眼一样,一下子就好了。(通俗的比喻,缓解家属焦虑)

家属:会不会特别疼啊?

医生:会有点儿疼,更多的是胀,但孩子因为太小,肯定会有哭闹。你是母乳喂养是吗?做完给喂点奶,母乳有特别好的安抚作用,孩子很快就不哭了。(告知现象,给出缓解方式)


03

对于重症,告知前做好铺垫


如果患者得的是比较严重的疾病,医生在告知之前需要做好铺垫。


比如选一个合适的时间,和一个相对安静的、不被别人打扰的地点同时预估一下对方的承受能力,再选择合适的措辞


有些病人是需要详细了解自己的病情的,而有些病人可能会有抗拒。我们在具体的谈到疾病和治疗方案之前,可以先使用试探性语言进行铺垫,以便对方有足够的心理准备。


比如我们可以说:


“在来我们医院之前,你们做过其他检查和治疗吗?”

“对于这个病你们了解多少?”

“病人年龄比较大了,可能确实在治疗和恢复方面会有一些困难。”

“我们做了一些检查,其中有几个数据可能不太好。”


当我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,病人或家属已经可以通过我们的态度预料到一些事情,这时就已经开始在心里做铺垫了。然后再告知他们病情的严重性,他们会更能接受一些。


病人或家属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沉默状态,连身体也不动了,大概会有几十秒到几分钟。


这是因为消息太过突然,人会进入一个应激反应。心理学里有一个“战斗—逃跑—僵住模式( Fight,Flight or Freeze Response)”,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威胁的时候,会选择战斗或逃跑或僵住的应对。而病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,打又打不过,跑又跑不掉,于是就很容易进入僵住状态。


如果病人或家属在听到病情后出现了僵住状态,这时候不要着急说后面的内容,因为他已经听不进了。给他一些时间缓和,待他身体恢复反应之后,再告知一些好的方面,比如:“病人XX方面的数据还是不错的,在后续治疗上不容易引起这方面的并发症。”等等。


留意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


有一篇美国的短论文里提到,医患关系分为三种:家长型、资讯型、理解型。


家长型是最传统的方式,医生是权威,目的是确保病人接受医生认为对他最好的治疗。医生有知识和经验,负责做出关键选择。如果有方案A和方案B,医生会告诉患者:“用方案A,这对你好。”可能会讲解一下方案B,也可能不讲,因为医生只告诉病人他们认为病人需要知道的内容。很明显这种医患关系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医学治疗。


资讯型是告知患者事实和数据,其他一切由患者来决定。医生会说:“这是方案A的作用,这是方案B的作用,你选哪一个?”医生提供知识和技术,病人负责做决定。貌似这样很专业化,但这样的描述很容易激发病人更多的恐惧和更多的疑问,病人听到各种后果之后,更不确定自己想要怎么样。于是医生对科学的了解越来越多,对病人的了解却越来越少。


在理解型关系里,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的决定。医生会询问:“对你来说,什么是你想要的?你有什么样的担心?你的顾虑是什么?”然后会综合病人的情况,提供尽可能实现病人目标的最优方案。


本文介绍的沟通方式,也是在致力于建立一种互相理解的医患关系。医生可以使用这样的沟通模式,缓解病人及家属的焦虑;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理解医生的不易,互相配合,共同构建良好的医疗环境。


相关阅读:如何与孩子谈死亡——给孩子的生命教育

上篇文章:被放大的焦虑,被逼迫的人生



精品课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